白日文章网 手机版

分红险占比快速上升,能否帮助行业应对低利率趋势?|上市险企年报观察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2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实习生 王盼盼 上海报道

随着利率的持续走低,以分红险为代表的浮动收益型产品近年来被寄予厚望。近日,各大上市险企陆续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多家险企管理层明确表态将持续聚焦分红险产品转型,力推分红险产品销售。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业绩会上表示,在预定利率下降的背景下,从全行业来看,分红险的占比将持续增加,分红险的利润边际也将进一步升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兼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同样表示,人保寿险2025年将加大保障型产品及长期分红、万能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除此之外,中国太平、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多家企业都纷纷表示未来将大力发展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并积极推行相关配套措施配合产品转型。

加速转型,分红险占比快速提升

从各大险企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来看,持续强化分红险推动策略,进一步着力推动分红险占比是各险企未来一致的产品策略方向。

新华保险总裁龚兴峰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加大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新华保险重点加大分红型产品的转型,不断推出新的分红型产品,并加大推动力度、投放力度和宣传力度。

同时,为配合产品转型,龚兴峰提及要加强销售队伍技能的培训和转变。“希望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队伍技能转型是同步开展的,不要产生销售误导,与客户的需求不匹配。一季度,我们为提高分红险的内外勤技能水平做好了准备,二季度就会进一步加大分红险的销售,在有准备有技能之后,更好地发展好分红险业务,确保分红险的转型能够成功。”

太保寿险总经理李劲松在业绩会上同样明确表示,要契合目标客群需求,构建多元产品矩阵,探索以分红险为核心的浮动收益型产品创新,丰富商保年金产品供给,创新健康保障型产品的供给。

类似地,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在业绩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和业务多元发展,包括形态多元、期限多元和成本多元。尤其是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截至目前,公司业务形态进一步丰富,浮动类型产品和业务占比快速提升。

针对2025年开年以来分红险的销售状况,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业绩会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并表示,"开门红"期间,个险新单保费中分红险占比超三成,基本符合预期,后续将持续强化分红险推动策略,提升队伍分红销售能力,规划上新分红产品、丰富产品货架,推动分红占比继续提升。

谢永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预定利率下调和资本市场向好,分红险"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进一步显现,能满足客户财富管理的差异化风险和收益偏好。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他指出,中国平安将持续推动保险+服务。医养客户对寿险NBV的贡献占比约70%,医养客户对寿险件均FYP的贡献提升了3倍,价值客户客均合同数提升2.3倍。此外,将在运营端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降低成本,有效控制死差、费差水平。

低利率时代分红险崛起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险企产品策略的转型背后有着多重因素。

近年来,国内长端利率中枢呈下行趋势。去年年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再次发文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规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5%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大力推行分红险这类浮动利率型产品成为了监管与行业的共识。一方面,在预定利率再次下调后,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至2.5%。固定收益型保险产品吸引力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持续的市场低利率环境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投资回报率降低。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特别是传统寿险产品),持续低利率会造成保险公司经营面临利差损风险。

分红险产品的收益分为保证利率和非保证利率两部分。保证利率是分红险产品定价时为保单设计的利率(即预定利率),可以视作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保底收益,非保证利率部分即红利部分,红利取决于保险公司分红产品账户的经营情况。

而正是分红险这种"保底+浮动"的特性,让其在当前形势下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分析表示,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导致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实际收益率下降。浮动收益型产品在保证利率的基础上,提供浮动收益。尽管浮动收益是不确定的,但相对提升了产品的收益率,因此成为供需两端都推崇的产品。

2024年9月,“新国十条”明确提出,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而早在各大上市险企此前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中国太平等企业就纷纷表示,预计未来分红险会替代传统型产品成为新的主力产品类型,占比可能会超过50%。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目前存款利率处于低位,债券型基金和银行理财预计正面临利率低位波动的挑战,预计未来能够持续保持保本保息、且让客户分享资产端超额收益的产品只有分红险和万能险。

“开门红”数据分化,产品转型仍需时间

截至目前,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平人寿等头部寿险公司均已陆续推出2025年“开门红”主打产品,争相抢占市场份额。从各险企主打的产品来看,产品结构从普通型逐步转向分红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基础上,各险企也推行了不同的分红险产品策略。

例如,新华保险计划推出多种期限及功能的终身寿险、年金及两全保险。龚兴峰表示:“(分红险)从一季度的市场来看也是有空间的,也是有一部分客户认可的。公司在反复研判之后,定了相应的计划,在2025年整个业务盘子里面,新契约方面不低于30%,对明年和后年也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

此外,人保寿险采取了“分红型终身寿险+分红型两全保险”为主的产品策略;平安人寿则形成了“以分红型终身寿险为主,分红型养老年金为辅”的产品策略。

付欣表示,就平安寿险2025年开门红来看,分红险的占比是完全符合计划和预期的,平安会奔着一个比较高的目标,每个月都监控分红险的占比,确保得到有效提升。从客户需求来看,在投资环境进入相对低利率的时代,分红险是有优势的。

不过,虽然分红险的推广已成为大势所趋,但从各险企2025年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分红险挑大梁后能否撬动行业增长,还需要继续观察。

今年以来只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以及国华人寿(天茂集团)公布了前两个月的保费数据,阳光保险则只公布了1月份保费。其中,新华保险同比增长了29%,太保寿险同比增长了9.1%,国华人寿前两月保费同比下降29.4%,阳光人寿一月保费则下降了4.9%。其他上市保司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平等均未公布。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比起其他类型产品,分红险对保险公司实力的要求更高。分红险产品的竞争力背后,是所属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大公司能拿到更多的优质底层资产,有更强的投研能力,来保证其投资收益率。中小保险公司面临的挑战更大。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业联席首席分析师童成墩分析指出,新一轮低利率环境,分红险成为重要转型方向。但有效资产荒叠加披露规则所限,分红实现率波动可能削弱产品吸引力。展望未来,向分红险转型是大势所趋,但仍需时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鹰眼预警:闽发铝业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低于7%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2日,闽发铝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2.29亿元,同比下降21.07%;归母净利润为2077.41万元,同比下降22.6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43.47万元,同比下降53.69%;基本每股收

2025-04-02 23:20:00

巴西批评美国加征关税:谈判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针对美国即将从4月2日起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对等关税”的做法,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和财政部长阿达1日当天纷纷提出批评。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表示,在外贸关系上,巴西不是美国的问题,因为美国对巴西有2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美国出口到巴西排名前十的产品中有八类产品是免税的,巴西针对美国产品和服务的平均关税是2

2025-04-02 11:38:00

分红险占比快速上升,能否帮助行业应对低利率趋势?|上市险企年报观察③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实习生 王盼盼 上海报道随着利率的持续走低,以分红险为代表的浮动收益型产品近年来被寄予厚望。近日,各大上市险企陆续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多家险企管理层明确表态将持续聚焦分红险产品转型,力推分红险产品销售。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业绩会上表示,在预定利率下降的背

2025-04-02 11:29:00

安徽明光农商银行联合举办民营企业融资对接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政银企交流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近日,安徽明光农商银行与明光市财政局联合举办“2025年民营企业融资对接会”。会上,明光农商银行董事长任路明在发言中表示,一直以来,明光农商银行秉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初心不动摇,严格

2025-04-01 14:25:00

一只玻璃杯凭啥卖到上千元

在河间市冀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艺公司”)的生产车间,玻璃灯工用火枪将一根细细的玻璃棒高温加热后粘接,趁其700℃的余温未散,用尖嘴钳小心翼翼地在玻璃棒上夹出一个个立体的弧度……经过48道工序,玻璃管在灯工手中逐渐变成了栩栩如生、镶金嵌银的龙把手。一直做玻璃制品代加工的王建强,2023年自

2025-04-01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