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孔”治好非洲友人的肩膀!中国医生让他有机会“第二次抬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00:00
“中国医生用‘两个小孔’的手术治好了我的肩膀!我现在能自己穿衣服、拿水杯了!”近日,37岁的非洲刚果友人M先生(化名)因车祸导致右肩关节脱位、骨头骨折,疼得连手都抬不起来。
为了治好肩膀,M先生前往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宋洋主任用一种“微创手术”,只在他肩膀上打了两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小孔,就成功修复了复杂的损伤。
系扣子都难!专家:别忍!可能是关节“卡扣”断了
37岁的刚果患者M先生因车祸导致右肩关节严重脱位,剧烈疼痛使得日常梳头、系扣子等简单动作都无法完成,右肩活动严重受限。虽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手法牵引复位治疗,但后期效果不佳,右肩持续疼痛,连梳头、系扣子这些简单的动作对他来讲都遥不可及。

为寻求彻底治疗,M先生决定前往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就诊。
经影像检查,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宋洋主任发现他的损伤极为复杂。
“他的右肩胛盂前下方损伤(Bankart损伤)、右肱骨大结节骨折、右肩袖损伤。”宋洋介绍,这些损伤就像门锁的卡扣断裂,即使复位也随时可能再次脱位,要想彻底根治,建议手术治疗。
“两个小孔”搞定!外国友人:治疗快,伤口小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虽然可以修复损伤,但创伤大、恢复慢,且可能留下明显的疤痕。宋洋团队决定采用创新改良的“双切口关节镜微创技术”为M先生进行治疗。
手术当天,宋洋团队在M先生的肩膀上打了两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小孔。通过关节镜,医生们清晰地观察到肩关节内部的损伤情况。
手术中,专家团队清除了他关节内的炎症组织,减轻疼痛,修复撕裂的Bankart损伤,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并进一步修整他肩峰的骨质增生,减轻对肩部组织的压迫。整个手术仅需1小时,切口仅为两个1厘米!

宋洋团队为患者实施创新改良的“双切口关节镜微创技术”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如果使用传统手术,需要3-4小时,切口或长达10-20厘米。
术后M先生疼痛明显减轻,他反馈手术比预期快很多,伤口也小,并向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精准舒适治疗!专家:切口越小,医生责任越大
“切口越少,操作空间越小,对医生技术要求越高。”宋洋坦言,“双切口技术”需在仅拇指大小的空间内完成探查、缝合、固定等精细动作,稍有不慎便可能损伤血管神经,“但患者获益更大——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术后第一天,M先生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右肩可外展80度,后伸及内外旋动作均无明显受限。出院当天,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医护团队收到了M先生亲手写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的感激。

据了解,关节镜微创手术凭借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核心优势,已成为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韧带撕裂等疾病的优选方案,尤其适合运动爱好者、上班族、运动员等功能需求高的人群。此项技术落地,让更多患者无需辗转求医,通过“毫米级切口”实现精准修复,快速回归运动和生活。
宋洋表示:“从‘开刀大创伤’到‘微创高效修’,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关节健康诊疗向‘精准化、舒适化’迈进的重要一步。小切口里藏着大未来,期待更多受关节疾病困扰的患者,借此重获‘自由活动’的底气!”
文|薛仁政 吴嘉敏 刘聪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可欣
-
-
“两个小孔”治好非洲友人的肩膀!中国医生让他有机会“第二次抬手”
“中国医生用‘两个小孔’的手术治好了我的肩膀!我现在能自己穿衣服、拿水杯了!”近日,37岁的非洲刚果友人M先生(化名)因车祸导致右肩关节脱位、骨头骨折,疼得连手都抬不起来。为了治好肩膀,M先生前往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宋洋主任用一种“微创手术”,只在他肩膀上打了两个直径不到1
2025-04-24 18:00:00
-
-
谷雨养生正当时! 三亚中医解读湿季防病指南
【来源:三亚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_便民提示】谷雨,作为春季收官节气,已于4月20日如约而至,标志着季节交替的关键节点。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中医科专家指出,南方地区谷雨期间雨水充沛、湿度骤升,闷热潮湿的环境易使湿邪乘虚而入,需警惕多类疾病侵袭。呼吸道疾病高发需防护谷雨时节,气温波动与昼
2025-04-23 19:57:00
-
-
“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 武汉一医院隐翅虫炎患者达200余例 医生紧急提醒:千万不要拍
来源:【闪电新闻】4月22日,报道,“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武汉一医院隐翅虫炎患者达200余例,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气温显著升高有关,医生紧急提醒:千万不要拍。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2025-04-22 22:41:00
-
-
骑车下坡时一个猛刹,8岁女孩飞出去摔“碎”脸,断牙呛进肺里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张璟祎8岁女孩骑自行车下坡时,猛地一捏刹车,结果人飞出一米外,面部着地摔进水沟,面部骨头骨折十余处,一颗牙齿被呛进肺里,随时有生命危险。连夜从咸宁老家转至武汉儿童医院后,多学科专家联手分两次手术,女孩转危为安,4月21日复查时已恢复昔日娇俏模样。整形颌面外科专家检查童童的切
2025-04-21 18:51:00
-
-
女子遭重石砸伤危在旦夕,烟台山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张国杰 曲高伟近日,烟台的李女士突遭横祸,被重约两吨的石块砸伤骨盆,危在旦夕。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烟台山医院迅速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多学科联动为其成功保命。病情凶险,李女士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不省人事。在完成补液、输血,生命体征平稳后,烟台山医院医护人员完善CT检查,
2025-04-19 14:05: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