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人民医院:建好高水平县级医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浙江实践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6:34:00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深入推动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以百姓需求为中心,以清晰战略定位为前提,通过党建引领锚定方向、制度创新激活动力、技术提升筑牢根基、精细管理释放效能、区域协同优化生态,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高水平县域医疗体系构建的跨越式发展,为更多县域医疗中心转型升级注入信心与动力。
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紧急将病人转送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
党建领航:增强医院发展内驱力
医院发展必须坚持党建统领,把握改革发展方向。为此,医院全力推进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医院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65个党支部覆盖各科室、各医共体成员单位,1000多名党员干在一线。实施“党建+N”工程,推进党员“亮身份”“主动作为”“党团共建”等行动,引领业务“遍地开花”。
2021年,医院创新设立了党委党校,对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新入院职工和全体职工开展常态化有针对性的党性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同时,医院作为浙江省4个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点医院之一,用活用好市委、市政府赋予理事会的职权,充分激发理事会自身管理机制的优势,不断推动医院高水平发展。
技术突围:打造县域医疗新高地
作为一家县级综合三甲医院,医院在医疗技术提升上实施稳基础、攀高峰、大力发展“救心、救脑、救命”技术的发展战略,不断补齐短板弱项,强化医疗能力,让群众在县域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医院始终坚持技术立院、学科强院,从群众看病最急、最忧、最盼处发力。对标省级医院,通过强化学科发展“六个一”战略,结成“科—科”合作标杆96个,打造可点对点、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朋友圈”,推动学科建设提档升级。医院的重大技术指标、省级县域龙头学科数量处在全省县级医院前列。作为全国县级医院中少数能常规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医疗机构,医院心脏中心2024年完成心脏手术207例,其中冠脉搭桥手术57例。
医院以急诊专科医生为主导完善急救体系,以肿瘤中心建设健全肿瘤全过程管理,以医共体专病团队建设优化慢性病全周期管理,做实从“救急病”到“管慢病”相互促进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危重急病患者在县域内得到有效救治,成功将80%以上肿瘤患者和90%以上放疗患者留在县域内完成诊疗。
管理革命:效能跃升解发展难题
向管理要品质。医院充分发挥委员会、职能、科室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作用,保障医疗安全。委员会层面抓方向,以结构化的制度为基础,以每年的质量保证方案为主线,纲举目张抓工作;职能层面抓落实,常态化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科室层面抓执行,重点强化科主任第一责任人作用,组建质量专管员队伍,推进科室质量标准化管理,打造连续、有品质的医疗服务,构建全流程患者服务链、医护日周月工作链,形成新的连续责任移交方式、落实到底的核心制度执行机制。
向运营要效率。2002年,医院就率先建立符合公立医院特点的岗位绩效工资制,推行以薪酬分配、经济运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机制改革。2004年,医院又创设以医疗增加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方式,着力做好拓展业务的“加法”和控制成本的“减法”,业务保持合理增长,住院患者平均药费、平均耗材分别低于全省同类医院55.5%、44.2%,医疗增加值百分比和财务运行绩效位于全省前列。
向人才要动力。医院通过优化人才“引育留”工作链,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用于人才培训,建立多个学习平台,推进人才工作提质增效。坚持“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双轨并进,成功牵手“杰青”“百千万人才”等一批高端人才带领的团队来院创新创业。此外,医院还不断完善保障措施,切实加强员工福利,先后建造了两期人才公寓,为青年员工提供住宿保障。改善员工生活质量。
向科研要空间。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联手成立医院发展与管理研究院,建立4个院校课题研究孵化基地,聚焦医工结合、区域医疗健康与大数据等研究领域,合力攻关高层次课题。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近3年发表SCI论文272篇。
硬件迭代:保障优质医疗服务
硬件设备设施是医护人员开展创造性工作的平台,更是人民群众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体验窗口。自2003年以来,东阳市人民医院先后投入9.7亿元,建成外科住院楼、肿瘤中心、门急诊内科综合楼、手术中心等,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添置一系列现代化医疗设备5000余台(套),总价值约6亿元,以高水平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为县域患者诊疗服务保驾护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新建成的手术中心,全新打造39间全数字化手术室,集供应、血库、病理、内镜、手术等相关科室于一体,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手术治疗,全方位提升诊疗水平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手术间内每台手术都可以留下数字视频记录。同时,医院还打造了智慧化的物流管理平台,将不同功能的机器人运用到各种场景中,让智能化成为手术中心的一大亮点。
医院正在建设的医学生物研究科技大楼,瞄准分子诊断、细胞治疗领域,谋划未来医院发展,将为东阳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和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区域协同:创医共体建设东阳解法
医院按照“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的改革思路,积极推进医共体改革工作。
下好“一盘棋”。医院着力打造15分钟东阳医疗服务圈,组建一个紧密型医共体,将全市26个县镇(乡)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其中4家市级医院承担牵头责任,发布《医共体章程》等近40项管理制度,完善医共体一体化管理规范。
算好“一本账”。医院创设“地区系数”,薪酬及资源分配充分向山区医疗机构、一线医护人员倾斜,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当好“一家人”。医院设立一个“人才池”,实行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建成207套人才公寓,投入运行5条交通线路,实现“工作在乡下,生活在城里”,有效破解基层“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困局。首创全科医生模块化培训,制定7大方面19个培训模块,培训内容涵盖基层90%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短平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改革7年来,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稳健,人才队伍稳定,人均薪酬提升超过60%,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高。与2017年的数据相比,医院门急诊人数增长102.39%,住院人次数上升162.96%,县域有序的初级医疗保健体系正在形成。
未来,东阳市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县域医疗健康体系实现一体化、系统化和高效率运行。

文:东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吕忠
图:东阳市人民医院
编辑:王祎然
审核:陈飞
-
-
长春一家医院正式更名!
来源:长春晚报长春市人民医院已正式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医院公告如下:◆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长春市人民医院)编辑:孙懿辞
2025-04-03 22:21:00
-
-
拇指 “失而复得”,西海岸第二医院修复重建外科专家妙手还其“完美”拇指
半岛网4月3日讯 (记者 纪豪杰)“缺损的拇指给造上了,外观也很满意,真的很感谢刘主任和田主任。”患者张先生高兴的向记者展示他再造出来的右手拇指。近日,西海岸第二医院修复重建外科成功为拇指残缺的张先生进行了手指美学再造手术。今年1月,日照的张先生在工作中被机器挤压致右手拇指关节以上缺失,前往当地医院
2025-04-03 20:53:00
-
-
下乡吃席回来进了ICU!罪魁祸首竟是这种小东西……
2025年4月3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岳麓山院区急诊三部历经35天生死考验后,刘女士得知自己终于可以出院了。△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岳麓山院区急诊三部救治35天后,刘女士康复出院2月下旬,长沙35岁的刘女士开始出现高热、头痛、腰痛、腹泻等症状。2月27日凌晨,刘女士病情加重,昏倒在地,被紧急送至湖南省人民医
2025-04-03 18:01:00
-
-
新华深读丨春季花粉过敏面面观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顾天成 屈婷 徐鹏航 胡璐 黄垚 赵旭 侠克过敏,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过敏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30%人口受过敏性疾病困扰,中国则有2.5亿过敏性鼻炎患者。气温回暖,春意涌动,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但北京居民王先生却无心赏花——因为严重过敏,他一连几天泪眼红
2025-04-03 17:11:00
-
-
东阳市人民医院:建好高水平县级医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浙江实践⑥】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深入推动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以百姓需求为中心,以清晰战略定位为前提,通过党建引领锚定方向、制度创新激活动力、技术提升筑牢根基、精细管理释放效能、区域协同优化生态,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高水平县域医疗体系构建的跨越式发展,为更多县域医疗中心转型升级注入信心与动力。东阳市人民医院急
2025-04-03 16:34: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