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店书会:古韵文化搭台 探索流量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9:40:00
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杨银鹏/文

(赊店书会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现场。申鸿皓 摄)
曲韵悠扬,大地焕彩。3月29日至31日,一年一度的河南社旗·赊店书会,在“万里茶道”枢纽重镇赊店精彩上演。
书会上,全国36支专业曲艺团队与200余名民间曲艺工作者负鼓携琴、说唱献艺;古镇里,一拨拨慕名而来的游客,身穿汉服畅游山陕会馆等景点……曲艺古韵与文旅古风的深度融合,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打开方式”,探索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社旗经验。
日趋成熟:书会呈现四大变化
本届书会会场,设于古色古香的酒乡小镇。大象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狄公山下,桃花掩映,两个舞台遥相呼应,非遗集市一字排开,听曲者如痴如醉,闲逛者优哉游哉,一幅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
社旗县委副书记、县长关文波接受大象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多年探索,本届书会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一是规格提档升级,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指导,河南省文联和省曲艺家协会主办,邀请到了刘兰芳、胡希华、范军等名家以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白军选、侯红莲等;

(演出结束后,胡希华的车前围满了恋恋不舍的观众。杜斌 摄)
二是深度融合文旅,推出“穿汉服免费游古镇”惠民活动,联动赊店古镇景区与酒乡小镇推出沉浸式文旅项目,如《将进酒》情景剧、花船巡游、水上婚礼等,同时通过非遗大集市推动特产展销,形成“文化引流+消费转化”模式;
三是服务保障创新,首次引入“曲艺集市”民间艺人小书场展演,增设分舞台满足多元演出需求,并通过“送欢笑到基层”活动扩大惠民覆盖面;
四是内容形式革新,新增现代题材节目如河南坠子《行走河南有看头》、相声《哪吒3之“豫”真神了》等,结合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扫黄打非、普法宣传等主题,探索曲艺与时代议题的结合。
探索历程:知行互促迭代升级
3月30日晚,赊店书会IP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赊店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曲协副主席、河南省曲协主席范军,河南省曲协副主席、河南省曲艺团团长袁满,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贺宝林等业内专家,提出了创办曲艺学校、建设书会街、打造南阳独有的文化符号等宝贵建议。
这场座谈会,是社旗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曲艺文化发展方向的缩影之一。关文波表示,社旗县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举办书会打好传统文化牌,是社旗县委、县政府持续谋划的重点工作。书会恢复举办至今,社旗县一方面邀请专家指导、借鉴外地经验,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复盘,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从而推动赊店书会逐步迭代升级。

(山陕会馆中“花漾赊店 朝遇书会”汉服展演。 刘源 摄)
据社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赵向龙介绍,赊店书会虽然恢复举办较晚,但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三次跨越:
一是恢复传统,2018年以重启农历三月三书会为标志,聚焦传统曲艺的抢救性保护,通过“书状元”评选吸引民间艺人,恢复了鼓儿哼、大调曲等原生艺术形式;二是融合创新,2019年以来逐步引入扶贫、摄影、抖音等时代元素,推动曲艺与基层生活结合;三是提档升级,2024年以来提出“以会为媒、强旅兴业”理念,通过IP打造、非遗展演等,推动曲艺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集思广益:解锁更多想象空间
书会举办期间,大象新闻记者通过走访曲艺名家和民间艺人发现,赊店书会及曲艺文化仍然面临着不少发展难题。
评书女王刘兰芳接受专访时表示,这是她第二次参加赊店书会。与以前相比,她发现今年的舞台布置、文化氛围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书会观众以老年人为主,年轻观众不多。因此,她在演出时选择了非常传统的岳飞题材。

(刘兰芳再次登上赊店书会舞台。 申鸿皓 摄)
社旗籍曲剧艺术家胡希华表示,赊店书会举办时间选得好,三月三,艳阳天,非常适合听曲、春游,相比经常遇上雨夹雪天气的马街书会,少了很多不便。书会也一年比一年隆重,但是本地的民间艺人还没充分组织起来,曲艺表演没有实现常态化。
81岁的民间艺人、“书状元”评选探花获得者吕有见说:“我从13岁起唱鼓书词,走街串巷一辈子。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传承难,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历史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断了。”

(吕有见在民间艺人小书场上表演。杜斌 摄)
来自曲艺世家的民间艺人赵荣敏告诉记者:“除了参加书会和到公园里义演,很多民间艺人和我一样,缺少表演舞台。希望能加入专业团体,让家传的弹唱技艺继续发挥作用。”
关文波也坦言:赊店书会存在不少有待提升的空间,一是年轻群体吸引力有限,如何平衡传统内核与潮流表达仍需探索;二是文化产品转化不足,文创IP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产业链;三是品牌影响力区域化,书会虽在省内形成口碑,但全国性传播仍依赖头部艺术家,缺乏持续性话题营销策略。
针对现存问题,围绕如何打造赊店书会IP、解锁流量密码,关文波谈了社旗县的筹划:一是强化IP运营,推出“赊店书会”系列文创产品,依托“书状元”评选等活动打造标志性文化符号;二是优化科技赋能,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云上书会”、发布纪录片,提升品牌质感和影响力;三是深化文旅融合,推动“酒乡小镇+赊店古镇”一体化开发,策划四季主题文旅活动,延长曲艺展演时间和游客停留时间。
让书会越来越有韵味、让观众越来越有兴趣、让文旅越来越有活力,是参会者及社旗人的共同期盼。
刘兰芳提议道:书会在农历三月三前后举办,春暖花开,气温适宜,如果能在舞台附近把传统庙会办起来,把更多民俗表演、特色小吃引进来,就会留住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观众年轻化之后,紧跟时代潮流、富有地方特色的新节目,自然会涌现出来。
胡希华表示,自己对家乡的曲艺发展一直非常牵挂,希望社旗能够成立高规格的曲艺团,对优秀民间艺人开展系统、专业的培训,为传统文化搭建起发扬传承的舞台。
南北曲艺荟萃地,千年商韵焕新声。融合古今之魅的赊店书会,正为社旗打开充满想象空间的大门……
【编审:赵勇生】
-
-
赊店书会:古韵文化搭台 探索流量密码
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杨银鹏/文(赊店书会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现场。申鸿皓 摄)曲韵悠扬,大地焕彩。3月29日至31日,一年一度的河南社旗·赊店书会,在“万里茶道”枢纽重镇赊店精彩上演。书会上,全国36支专业曲艺团队与200余名民间曲艺工作者负鼓携琴、说唱献艺;古镇里,一拨拨慕名而来的游客,
2025-04-03 19:40:00
-
-
“诵读经典·缅怀先贤”主题活动在南阳市张衡博物馆举行
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徐旺/文图4月2日上午,“诵读经典·缅怀先贤”主题活动在南阳市张衡博物馆举行,来自该市文艺工作者和学生代表欢聚一堂,咏颂经典,缅怀先贤。“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在张衡塑像前,学生们身着汉服、整齐列队,用最真挚的情感、最响亮的声音,咏颂千古名篇《南都赋
2025-04-02 17:54:00
-
-
31岁知名男星官宣退圈,工作室回应
4月1日,男星利路修正式退圈,他说:“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终于彻底从娱乐圈下班了。”在退圈前的最后一次采访中,利路修表示对娱乐圈完全没有不舍。从官宣退圈后,仿佛就已经“精神离职”。3月31日完成作为艺人的最后一项工作后,隔天就正式退圈。为了退圈这件事,他直言已经准备了4年。退圈后,利路修将不再参加公开活
2025-04-01 16:50:00
-
-
河南尉氏:文化大集解码乡村振兴
春和景明万物生,文化盛宴醉枣朱。3月30日至31日,以“传承文明拥抱春天”为主题的尉氏县枣朱村第三届文化大集热闹开场。这场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村工作队统筹策划的文化盛会,通过"非遗展演+民俗体验+文创市集"的立体呈现,为清明时节的乡村注入别样生机。大集现场人头攒动,30余支文化合作社队伍轮番献艺。
2025-03-31 18:54:00
-
-
绿园区:推动优质党课教育入脑入心
绿园区坚持把党课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性、党纪以及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的有效载体,紧盯党课形式老化、内容单一、师资不强等问题,在优化教育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教师力量等方面出实招,不断推动优质党课教育入脑入心。在优化教育方法上“接地气”,提升体验感、获得感。一是丰富党课形式。结合党员的年
2025-03-31 17:04: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