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丨美国开始裁减 欧洲“抢人”动作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5:16:00
“在法国,研究是首要任务,创新是文化,科学是无限的。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选择法国,选择欧洲!”
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如上“招贤帖”。

马克龙社交媒体截图
据法媒报道,为加快吸引科研人才,法国专门推出由法国国家科研署运营的“选择法国科学”平台,允许法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申请政府资助以招揽国际科研人员,特别是生命科学、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空间研究、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人才。
按计划,用于对接国际科研人员的相关应用程序将于5月5日推出。
法国国家科研署在一份声明中称,“国际环境”正在为全世界科研人员“前所未有的流动潮”创造条件,而法国打算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欢迎那些希望在欧洲开展工作的人的地方”。

法国24小时电视台报道截图
“美国的科学事业正在被摧毁”
虽然法方一系列“招贤”表态中没有提到任何具体国家,但其实指向很明确——美国新一届政府近期以来对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威胁打压,为法国和欧洲吸纳美国科研人才创造了难得契机。
有美媒报道指出,自特朗普今年1月开始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白宫以审查前任政府项目、“避免浪费”并重新调整科研支出以“适应美国的优先事项”等为由,将矛头指向从气候到生物医学在内的多个学科,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关闭多个科研项目,致使数千名专家被政府机构和资金匮乏的大学解雇。
与此同时,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还以完全站不住脚的借口,肆意抓捕持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绿卡)或签证的在美外籍科研人员。

彭博社报道截图
要知道,长期以来,无论美国国内政治气候如何变化,联邦政府一直是科研领域稳定的资金来源,每年的研发支出约为2000亿美元。
但如今,这一从来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的领域也未能逃过特朗普政府“改造美国”的行动。
举例来说,截至今年3月,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联邦拨款就锐减了近60%,使一系列研究项目岌岌可危。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为达到上述目的,特朗普政府延续了其首个任期的反科学做法,使用行政命令和财务杠杆操纵科研工作,人为干扰甚至阻止气候变化、疫苗安全和经济趋势等被现政府反感的课题的研究。
这样一来,哪些研究能够得到资助、研究结果如何发表,以及公众可以访问哪些研究数据和成果,都成了由特朗普政府而不是科学家说了算的事情。
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公众公民”的健康研究小组主任斯坦布鲁克博士直言:“美国的科学事业正在被摧毁。”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日前,来自全美38个州4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900多名科学家联合签署了一封致美国人民的公开信,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对美国科学事业的全面攻击”。
信件的署名者均为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的成员,代表着美国最顶尖的科学家群体。
公开信的撰写者之一、耶鲁大学医学院资深科学家理查德•阿斯林表示,焦虑和恐惧气氛已经笼罩美国科研界。这封“求救信”是想让美国公众意识到,美国政府的反科学行径不仅会让科学家失去工作,更会让整个国家失去宝贵传统。
“‘气候变化’这样的术语都能被定性为‘有政治色彩’,下一个不被接受的词会是什么?”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这不仅会伤害美国,也是全世界的损失”
面对特朗普政府不确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考虑“出走”。而天天把“美国优先”挂在嘴边的特朗普政府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反科学“改革”无意间让大洋彼岸的欧洲成了人才洼地。
近日一项针对1600多名美国科研人员的调查显示,他们中75%的人表示正在考虑离开这个国家。而欧洲多国正加紧接收这些特殊“难民”:
-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为希望在国外工作的美国科研人员建立了专门的联络点,并为国际学者开设了12个博士后职位;
-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启动了一项价值1500万欧元的“科学安全之地”项目,将用来支持15名美国科学家;
- 欧盟委员会也增加了欧盟内设机构“欧洲研究理事会”为学者迁移提供的财政支持,并且正在研究为顶尖人才提供特殊签证等其他旨在增强欧洲吸引力的途径。

彭博社报道截图
法国是“抢人”动作最快的国家之一。
法国政府负责高等教育和科研的部长级代表菲利普·巴蒂斯特上月对法国议会表示,美国政府在科研领域削减经费和人员的做法“违背科学共识”,不过这对法国而言,不失为招贤纳才的好机会。为此,他已致函法国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希望它们为招揽“重点科技领域”的美国科研人才提出具体建议。
据了解,第一批逃离美国的科研人员将于6月在法国一所大学正式开始工作。
巴黎大学校长埃里克•伯顿表示,他希望能有更多的美国“难民科学家”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受到欢迎。

法新社报道截图
面对这一非同寻常的人才跨大西洋流动趋势,彭博社发文警告,这会给美国“留下持续数十年的伤痕”。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已经对美国几十年来用巨额税收建立起来的科学实力造成了持久的损害。如果美国最优秀的人才大批离去,培养下一代科研人员所需的具备全部经验水平的专家就会越来越少。
“没有自由的学术环境,我们就有可能失去下一代的爱迪生、费曼、萨根、鲁宾斯和杜德纳。这不仅会伤害美国,也是全世界的损失。”

彭博社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刘允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责任编辑:林维
-
-
锻造中国自己的科研“指挥棒”
量子技术、极端气候等主题正在成为全球科技论文热点这个结论来自一份对全球129本全学科顶级期刊2024年刊登的8.6万余篇论文展开的分析。1月11日,被视为“中国视角的SCI评价标准”——“东壁指数”(Dongbi Index)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在深圳发布。这项中国机构首次自主系统创立和发布中国视
2025-05-12 15:22:00
-
-
全球市场早报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美股集体收涨,国际金价跌超2%
美东时间周四(8日),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54.48点,收于41368.45点,涨幅为0.62%;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32.66点,收于5663.94点,涨幅为0.5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89.98点,收于17928.14点,涨幅为1
2025-05-09 07:43:00
-
-
欧盟拟对价值近千亿欧元美国商品征税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7日电 欧盟官员7日表示,如与美方关税谈判破裂,欧盟计划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税,以报复美国此前实施的关税措施。法新社当天援引欧盟外交官的话报道,欧盟委员会拟反制美方关税措施,对美国商品征税。目前,欧盟面临美国对钢铁、铝和汽车征收25%的进口关税,以及对几乎所有其他商品
2025-05-08 21:21:00
-
-
总台记者观察丨加拿大总理率团访美,谈成了什么?
5月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带着他的核心团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重要阁僚会晤,加拿大媒体对这次会晤非常关注,他们期待着会晤能在加拿大人关心的两大核心议题上取得突破,也就是关税和主权。那么,这次会晤有没有取得这样的突破呢?来看看加拿大媒体怎么说。01《环球邮报》《环球邮报》(The Gl
2025-05-08 07:53:00
-
-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疱?
夏天来了,很多人手上会长一些透明的“小水疱”,虽然不疼,但是痒到让人怀疑人生,一不小心挠破后,里面会流出一些液体。这些既影响美观又奇痒无比的小水疱,到底是什么?01又痒又丑的水疱是汗疱疹汗疱疹多发于手指侧面、手掌、指端皮肤,多为米粒大小,有的稍高于皮肤,有的隐藏在皮肤之下。它的发病具有季节性,通常在
2025-05-06 15:15: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