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文章网 手机版

奈雪、Tims跟进!一场“红色风暴”席卷餐饮行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4:46:00    

文|红餐网

当 前 , 中国餐饮行业正经历消费分级与品质升级的双重变革。 消费者既要 “吃得实惠”,更追求“吃的 新鲜 ”“ 吃的健康 ”“有烟火气” 。

对于餐厅而言,不仅要满足食客的果腹需求,更要提供情绪价值,向上卷品质成为了餐企的共同选择。

比如,新茶饮行业集体降糖,卷茶底、奶基底;火锅赛道的降油减辣,卷养生锅底、卷地域风味,以番茄锅底为代表的酸汤菜品持续走红,销量快速攀升。这些都在印证前端餐饮对于品质的竞争、对于健康的需求已经爆发。

健康需求大爆发,番茄风暴席卷餐饮业

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新疆番茄制品行业协会、巴彦淖尔市河套番茄产业协会、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加工番茄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鲜食番茄年消费量预估体量近6500万吨,是不折不扣的番茄消费大国。

消费者对番茄需求持续释放,餐饮市场与上游供应链形成同频共振,一场有关番茄的红色风暴,正席卷餐饮产业。

在这场“红色风暴”中,奈雪的茶推出“滇西树番茄双抗小红瓶”;Tims咖啡推出 “普罗旺斯番茄美式”……

市面上甚至还出现了一批主打“番茄口味”的餐饮店。譬如,深圳的七月柿将番茄融入到各大地方菜系中,目前开出3家门店;广州的Tomaoto Coffee,主打猎奇的番茄口味咖啡,吸引不少消费者打卡;重庆的奔牛场·番茄鲜牛肉火锅,店内招牌是番茄酸汤锅底……

经红餐网调研发现,番茄味型产品的火爆背后,实则是消费者对健康、天然食材需求的集中体现。以火锅行业为例,番茄锅底因其酸甜开胃、低油低脂的特点,市场份额快速攀升。

红酸汤火锅、树番茄饮品、贵州酸汤鱼等地域风味菜品也加速出圈……不知不觉间,番茄已成为餐饮界“万能的CP搭子”,进一步推动番茄制品的需求增长。

番茄味型在餐饮市场火热传导到供应链端。

近日,红餐网在被誉“中国食品行业风向标”的第112届全国糖酒会中发现,参展企业中,百品日光上新了“日光金番茄“火锅底料;南山婆等展位上人潮涌动。 而作为上游的企业中粮番茄,通过一颗小小番茄的精耕细作、科技赋能, 从田间地头开始,扎根、做透,承接住餐饮品牌对于高品质、健康食材的需求。

好番茄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番茄产品出口国之一,世界上每四瓶番茄酱中,就有一瓶产自中国。

红餐网从春糖会专题平行论坛“现代农业科技论坛”上得知,中国虽为全球最大番茄制品出口国,但种子长期依赖进口,“育种”一直是番茄种植棘手的难题。

传统育种主要依赖于经验,且花费时间周期比较长,不得不以进口为主,致使种植成本很高,难以满足下游餐饮消费需要。

不过,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转变。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中粮番茄通过“数智育种”,精准聚焦市场需求,实现了“经验育种”到“精准育种”的转变,研发周期缩短至4-5年。截至目前,中粮番茄研发出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逐步解决了加工番茄种子“卡脖子”问题,保证用种安全。

番茄品种至关重要,如何将其转变成消费者倾心的美味同样关键。

中粮番茄构建“五位一体”现代智慧农业管理体系,很好地破除了传统农业种植“看天吃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痛点。

在北纬40-46度的番茄黄金产区,由98位专业农技师组成的中粮番茄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覆盖耕、种、管、收全流程“保姆式”服务,确保产品安全、健康、美味。

以种植土壤为例,中粮番茄会提前为土壤做“CT检查”,系统监测9项土壤指标、16项水质指标,筛选出适合番茄生长地。

又如,在种植培育中,中粮番茄编制的《中粮番茄高产种植技术手册》,提供无人机巡田、“四情”监测仪全天候监控、精准气象服务等一系列技术支持,并定期开设的番茄课堂,帮助种植户实现“科学种植”。

一套组合拳下来,一切都有了更多确定性,好番茄自然也就从地里种出来。

从田间地头,给番茄叫辆“滴滴专车”

新鲜番茄到从田间地头走上消费者的餐桌,从农产品变成加工食品,会不会失去番茄原有的营养和风味?这是众多消费者向红餐网反映的主要关注点。

如何最大程度保留番茄的风味,让消费者吃到原汁原味的番茄呢?时间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一位行业专家告诉红餐网,番茄从采摘到加工的时间越短,就越能保留番茄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每年8月是番茄成熟丰收的季节,新疆、内蒙古的番茄产区都要经历一场“红色战役”。由于番茄产量巨大,尽管企业绞尽脑汁,从田间采摘到车间加工完毕,往往需要经历二三十小时之久。

一天一夜,摘下的番茄难免脱水、破损、流淌,营养成分大量流失。为此,中粮番茄自研了“智慧调度系统”,让番茄从采摘到车间缩短至平均不到6小时。

从二三十小时缩减至6小时,怎么做到的?

据红餐网了解,中粮番茄的系统具体到某一类番茄品种要在哪天播种、哪天采收、甚至从田间地头到工厂的运输路线,如何保证最省时,都会提前规划,大大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简 单来 说,就像 给番茄叫了辆 “滴滴专车”,系统 接到 下游 采购 订单后, 提前 进行了 精准 预测 和调度 , 番茄采收机到田里进行采收,送至生产线 ,新鲜番茄从田间到车 间平均不到 6小时 。

番茄供应链格局正在被重塑

过去一年多,餐饮行业在供给过剩、低价内卷中深度调整,大部分企业经历了客流、客单、消费频次不断下滑的困局,产品品质和运营质量也在亏损的恶性循环中不断下降。

但在需求端,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却有增无减,健康、新鲜、现制成为了餐饮行业的关键词。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将目光投向上游,加注番茄风味赛道,在食材创新和供应链升级中寻找新的机会点,但却受困于供应链难题,诸如采购渠道不畅,难以找到品质稳定、性价比高且具备研发创新能力的源头供应链。

据红餐网在糖酒会现场了解,不少上游企业敏锐洞察到餐企需求,携手供应链从买卖到共创转型。

以中粮番茄为例,其与餐企的关系,早就走过了单纯的买卖销售阶段,建立起了“产销研用”一体化的营销体系,快速应变市场。

比如,某火锅品牌想推出一款具备高红素、低酸的专属番茄锅底,那他可以从番茄的品种开始与中粮番茄合作定制IP。中粮番茄则通过2个联合研发实验室,根据餐企需求从风味、营养、口感等方面进行研发。

过程中,中粮番茄根据订单数量与产品指标,为餐企定制专属种植规划和“番茄的成长计划”。像针对不同品种的番茄对水肥、病虫防治需求的不同,对整个流程进行可视化的管控。

为了让餐企更好聚焦自身菜品研发和品牌营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中粮番茄更是引入“AI数字大模型”,构建了AI质检、AI拣选、AGV入库等九大AI模型,将“人工管控”升级为“数字管控”,降低人工干预,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

这样一来,中粮番茄可以让餐企无忧采购,为餐企提供产业背书,从而帮助餐企从源头开始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本届糖酒会上,红餐网也留意到, 中粮番茄 的 展位 上 对 此方面的相关动作 进行 集中 展 现 。

比如, 通过“五位一体”现代智慧农业管理体系,从种植规划、种子研发,到田间管理、农机服务、数智农业,实现全程把控, 打通番茄的 种子 、种植、生产和销售的全流程。

在生产端,中粮番茄通过“五芯好酱” 智慧生产管理系统,融合AI智慧科技、绿色环保、科技创新、严格品质把控和权威认证,铸就高品质番茄酱,为餐企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

为餐企赋能的同时,中粮番茄还将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延伸到餐企的客户消费者。

本次糖酒会,其带来了首批通过了欧盟、美国、中国有机认证的有机番茄酱、富含叶黄素的金番茄酱、2滴等于4个番茄的水溶性番茄红素、推动酸汤工业化替代的发酵番茄酱、发酵辣椒酱等产品亮相。

结 语

健康化风潮下,消费者对番茄口味产品需求仍在上升。而营养价值高、便于出餐的番茄加工制品,在餐饮消费场景上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针对当前餐企对于健康、品质化的需求,中粮番茄等众多上游企业也在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迭代。

当健康化成为餐饮突围关键,供应链的价值已超越单纯原料供应。中粮番茄通过“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把控,正在改写行业规则。这场始于田间地头的变革,或将引领中国餐饮进入“品质可控、创新可溯”的新时代。

相关文章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携手各方以绿色赋能发展,以蓝色助力合作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日前,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报告称,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增长585千兆瓦,创历史新高,占新增发电量的92.5%。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总增量的六成。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近日也肯定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国际贡献。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请问

2025-04-02 15:38:00

竖屏微短剧《家里家外》走上高级别研讨会 中国影视史开先河

红星新闻网(徐华 李一方 记者 李慧颖)4月2日报道4月1日上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家里家外》暨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文艺局、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同志,《家里家外》主创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网络视听平台代表、媒体代表等出席会议。

2025-04-02 14:39:00

追光 | 15岁超世界纪录,这个中国少年不简单

上周国家攀岩集训队参加2025年国际比赛(速度项目)选拔赛在海南白沙落幕来自上海奉贤中学的15岁少年赵一程在最后两趟攀爬中分别爬出4秒68和4秒65两次成绩均超过了由美国选手沃森在巴黎奥运会上创造的现男子速度世界纪录(4秒74)这次比赛并非国际攀联认证的赛事因此赵一程的成绩不会被认证为世界纪录但他在

2025-04-02 13:33:00

盒马上线“健康生活频道”:近2000款商品有了专属健康标

来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讯 4月2日上午消息,近日,盒马上线“健康生活频道”,通过简化商品营养标签、健康科普等方式为不同人群提供差异化的“轻健康”指南。据悉,为了能更好地满足顾客对健康的消费需求,盒马一直在加大对健康商品的开发,不仅持续优化商品的配料表,也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先后推出了药食同源、低G

2025-04-02 12:00:00

“谁动了我的3D眼镜”

来源:人民日报近期电影市场火热,4月1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1月1日至3月25日,电影放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与此同时,一些消费者反映,在部分影院观看3D电影时,因3D眼镜产生消费纠纷,直接影响了观影体验。这不免惹人质疑:“谁动了我的3D眼镜?”记者了解到,当下3D眼镜使用痛点主要有3类:

2025-04-02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