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ETF同质化难题 公募基金“首创”策略初见成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6:52:00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近年来,国内ETF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最新规模也即将突破4万亿元关口。与此同时,ETF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对此,一些具有前瞻战略的公募开始将目光投向“首创”型差异化产品,尝试通过创新策略抢占市场先机,其中既有入局ETF的新秀,也有产品矩阵强大的头部公募。
瞄准“首创”型ETF产品
今年以来,一大批ETF扎堆发行募集,甚至不乏10余家公募同台竞技的场景。不过,大多数中小型公募沦为陪跑者,头部公募在一些重要宽基与行业主题赛道中抢占了先机。
在此背景下,一些公募另辟蹊径,加速向细分领域和创新策略延伸,以“首创”产品开辟新战场。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已有不少首只挂钩相关指数的ETF产品募集成立。比如,1月2日,永赢基金率先成立了国内首只通用航空ETF,聚焦低空经济产业投资机会;3月6日,永赢基金又成立了国内首只卫星ETF,聚焦商业航天产业的投资机会。
永赢基金是ETF行业的新入局者,年内已经陆续成立了4只ETF,数量占旗下全部ETF产品的一半。永赢基金表示,每一次“首创”都是对相关产业未来的重仓投资,公司紧密结合投资者需求,聚焦创新型产品开发,通过前瞻性研究而差异化地推出了全市场多个首只、首批具有高辨识度的指数产品。
实际上,一些头部公募在ETF产品矩阵较为完善的前提下,也在不断通过差异化发行“首创”型ETF产品,进行前瞻性布局。比如,1月16日,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成立,是国内较为稀缺的投资亚洲新兴市场的产品;3月14日,华夏基金成立了全市场首只创业板新能源行业主题ETF;3月27日,广发基金募集成立的广发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ETF,是目前市场上首只挂钩智选高股息指数的ETF产品。
“首创”型ETF展现爆发力
得益于持续的营销和不断加大的市场培育力度,一些公募的“首创”型ETF产品也展示了较强的爆发力。
博时基金在2020年3月募集成立的国内首只可转债主题ETF,也是目前市场上仅存的2只可转债主题ETF之一。该ETF规模在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从2023年底的62.84亿元急剧扩张至386.22亿元,一年增长了5倍多。
成立于2022年8月的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是市场上唯一一只已上市的跟踪长久期政金债指数的ETF,久期约7.5年。该ETF在2023年底规模约72.24亿元,最新规模已经超过了439亿元,成为富国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ETF产品。
从实践来看,“首创”型ETF的先行布局无疑为相关公募机构带来了诸多红利。
首先,是可以抢占市场空白,快速积累规模。比如,近年来黄金价格一路攀升,黄金主题基金受到市场追捧。不过,投资于黄金股的ETF在我国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直至2023年10月,国内首批投资于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的ETF正式获批,永赢基金、华夏基金两家基金公司拔得头筹。2024年4月之后,国泰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华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工银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平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等陆续募集成立。不过,率先发行上市的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积累了更大的规模,在投资者倾向于优先投资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产品的影响下,该ETF的规模也一路攀升,成为目前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的ETF——最新规模为34.62亿元,而其他5只同类ETF的总规模仅为6.25亿元。
其次,是“首创”型ETF的先行布局可以为公募机构构建品牌壁垒与客户黏性。差异化的产品往往具备独特的策略标签,公募基金也能依托策略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很容易形成品牌认知。比如,博时基金旗下有4只债券ETF,合计规模排在公募债券ETF第二,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的规模超过了300亿元。
最后,是政策为“首创”产品提供了制度便利。今年,中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支持细分赛道创新,缩短产品注册周期,为“首创”产品提供了制度优势。
培育市场挑战不小
发展“首创”型ETF无疑优势凸显,前景也广阔,但基金管理机构想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同样需要应对多重考验。“首创”型ETF的基金管理人既要忍耐较长时间无人问津的艰难时刻,也要挺住后来者带来的竞争压力。
华南一家公募基金的产品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首创”型ETF的培育期成本较高。初期推广需投入巨额营销费用,低费率环境下盈利压力陡增。“首创”型ETF起步阶段的规模较小,管理费收入仅覆盖部分成本,长期运营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对公司的耐心和投入都是考验。
现实中,国内“首创”型ETF的规模多处于“迷你”状态,长期低于5000万元。在日常的交易中,“首创”型ETF常常会面临流动性风险与策略失效的局面,部分产品甚至因规模过小而遭到清盘。
此外,“首创”型ETF的透明性也常导致策略同质化,先发优势很快就不复存在。一些机构迅速跟进后,首发红利就很难维持。后来者可通过渠道优势、费率优势等实现“弯道超车”,这对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可谓“降维打击”。
当下,ETF最新规模即将突破4万亿元关口,行业竞争也将会从跑马圈地式的“增量竞争”时代迈入精耕细作的“存量经营”时代。公募机构通过“首创”型ETF产品进行突围,尝试破解ETF发展的同质化难题,不失为一种差异化发展策略。在市场前景方面,上述公募基金的产品人士表示,在主动型ETF、杠杆ETF、混合资产ETF、养老主题ETF等策略产品上,目前国内仍有较大空白,公募机构可继续探索“首创”型ETF的先发优势或通过“首创”型ETF壮大产品矩阵,提升在市场竞争力。
-
-
东北证券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859.84%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4月15日,东北证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9.84%,主要是公司投资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所致。
2025-04-15 19:11:00
-
-
中国外贸强省强市:快速部署,应对关税战!
广州南沙外贸“黄金17条”、阳江市稳外贸八条……近期,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四川、湖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省市,陆续通过座谈和调研等形式了解外贸企业情况,出台外贸相关政策措施。密集座谈调研有何要点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后,浙江、江苏、天津和湖南等地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先后与
2025-04-15 18:39:00
-
-
保康:品牌引领茶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保康立足生态优势,以茶为媒,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塑造、文化赋能、产业融合,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从田间地头的绿色种植到加工车间的智能化升级,从区域公用品牌崛起到老字号换新,保康茶产业正以“提质增效、品牌引领”为主线,擘画出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新图景。巍巍群山满眼绿,好山好水出好茶。清明刚过,城关
2025-04-15 16:56:00
-
-
金山云(03896)下跌3.29%,报7.05元/股
4月15日,金山云(03896)盘中下跌3.29%,截至13:08,报7.05元/股,成交3.01亿元。金山云控股有限公司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云服务为主营业务,构建了一整套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和运营体系,服务领域涉及互联网、公共服务、数字健康、金融等多个领域。公司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高新技术,
2025-04-15 13:17:00
-
-
国家邮政局:3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8.1%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4月15日,据国家邮政局消息,3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82.7亿件,同比增长18.1%。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166.6亿件,同比增长20.3%。3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525.2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46.0亿元,同比增长10.4%。一季度
2025-04-15 12:19: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