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退休职工写下的镇海发电厂“独家记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48:00
“凡是有生命的东西必有死亡。我用‘涅槃’来形容镇海发电厂老厂区最后一台退役的机组,虽然它已不再转动,但是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时代火力发电厂,已经矗立在宁波石化开发区内,它依旧是镇电人认知中的镇海发电厂……”
这是浙能镇海发电公司(原镇海发电厂)73岁退休职工朱坚刚写完的一篇“回忆录”,取名“涅槃”。
全文2304个字,字字情真、句句肺腑。打印的5页A4纸上,不仅记录了他的青春与热血,更镌刻着镇海发电厂近半个世纪的众多闪亮坐标。
岁月如流,奔涌不息。在“回忆录”中,记者选择了三个时光坐标,重温宁波“四大工程”之一——镇海发电厂的一些“独家记忆”。
坐标一:创业

(AI制作)一期工程主厂房土方开挖。
1977年初春,寒意未消,位于虹桥村的镇海发电厂动工兴建。彼时,从学校毕业的朱坚被分配来电厂仅几个月。
“当时一期工程主厂房土方开挖,现场贴着大幅标语‘工业学大庆’。”朱坚记得,那是一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
职工每月的定量粮票中,得搭配3.5公斤番薯干杂粮;
食堂偶尔卖1.5角一条的小梅鱼,大家争相排队,只为尝一口鲜;
大部分工人住在竹篱笆糊泥、油毛毡盖顶的工棚里,睡的是上下铺;
工地没自来水,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一个简易水塔,引入前大河的水,当作自来水用……
朱坚更清楚记得,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到新员工,拿着铁锹、推着手推车全员上阵,肩挑车载、手推人拉,挖出淤泥往外运……

(AI制作)1978年12月,1号机组并网发电。
那些艰辛和奋斗,被朱坚工友张关兴定格于方寸之间——一张名为《创业之初》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还在全国拿了奖。正是照片中展现的那种奉献精神,让我们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聊到此处,朱坚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
因为,这是浙江第一个建设的大型港口电厂,后来又扩建成为全省首座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它曾相继承担过浙江省三分之一、宁波市全部的用电负荷。
而朱坚,既是建设者,也是“点灯人”!
坐标二:转型

2003年“亚洲烟囱第一爆”。
一根150米高的摩天烟囱,曾经联结着老宁波人心中一份特殊的情结。它曾是镇海发电厂的标志,“记录”着电厂诞生后持续助推宁波经济发展的“功勋”。
但“功臣”也有“身退”的那一刻。一边是老燃油机组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的问题日渐凸显,一边是清洁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镇海发电厂于2003年投出了向环境友好型发电企业转身的“惊鸿一瞥”——
关停两台125兆瓦的燃油机组,爆破拆除与之配套的那根150米高烟囱。这是浙江省内火力发电厂的一次重大“绿色行动”。
“爆破前,许多同事纷纷走到烟囱前合影留念。”在厂里从事宣传工作的朱坚拿起相机,成为大家的“掌镜者”。照片中,一位位职工脸上流露出不舍的神情,但更多的是拥抱绿色转型的决心。
整根烟囱凿出1094个炮孔,共用了非电雷管2188发,总装炸药105公斤……随着“轰”一声响,烟囱按照设计的方向,定向倒在了28°的范围内。
这是当时亚洲爆破拆除的最高建筑物,所采用的折叠式定向爆破技术也在国内首次亮相,所以当时被誉为“亚洲烟囱第一爆”。

对朱坚和其他员工来说,“第一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2007年,两台35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9F燃机11号、12号机组)在烟囱原址上建成投产。其生产原理,是利用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气体,将余热锅炉中的水加热为蒸汽,蒸汽进入蒸汽轮机进行发电,实现高效、低耗、低排放的目标。
2012年9月朱坚退休时,两台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正是“闯的年纪”。直至后来镇海发电厂搬迁改造项目实施,它们才相继退出舞台。
而11号机组,正是老电厂“坚守最后一班岗”的机组,于今年3月31日晚11时58分关停退役……
坐标三:传承

今年3月31日晚11时58分,11号机组关停退役。
当你不能再拥有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对已退休的朱坚来说是如此,对位于宁波石化开发区的动力中心厂区燃机运行部主任陈雁来说,亦是如此。
朱坚将“回忆录”写在了纸上,而陈雁则是将其刻在了脑海里。前一位“承前”,后一位“启后”。因为对于最后退役的11号机组,和与之对应的浙能镇海天然气燃机搬迁改造项目4号机组来说,陈雁都是见证者。此前,4号机组已于3月18日,在动力中心厂区先行投运。
“当初以为11号机组会看着我退休,没想到技术发展这么快,最后是我看着它先‘退休’。”11号机组要关停前的那段日子,奋斗在动力中心厂区的陈雁和坚守在老电厂的老同事们,时常通过微信,聊那些深夜赶到机组紧急排查故障的加班,聊那时每天在办公室、集控室间往返的1.5万步……
11号机组退役后,陈雁特地回老厂区,做最后的告别。同时,他正用同样的心血和热情,投入新机组项目。这是一种传承——
同样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动力中心厂区的新机组功率有近44万千瓦,相比原机组装机容量提高10%、综合热效率提高18%,氮氧化物排放大大降低,同时增加了供热功能,可就地满足宁波石化开发区企业的用热需求,与宁波绿色石化产业“链接”更加紧密。

动力中心厂区。
传承,不只是设备,还有人——
迟飞、同炜烨……陈雁的桌上有一张排班表,上面有不少人曾是他老电厂同部门的同事。随着旧机组退役,这些老同事成了新厂区的“新人”,新增的辅助系统,不同的操作界面……陈雁需要为他们进行操作培训,一如当年管理11号、12号机组时所做的那样。
作为退休老职工,朱坚去参观过动力中心厂区。他边走边看边听,情不自禁又按下了相机快门。照片中,有技术先进的壮观设备,也有陈雁培训新人的动人剪影。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正如优雅“谢幕”的老电厂、拥抱朝阳的新电厂。
时代大潮中,会有更多闪亮坐标,在未来被不断镌刻……
-
-
追光|“意式极简风”!米兰冬奥火炬来了
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4月14日在意大利米兰和日本大阪同步发布由四位奥运和残奥选手分别在米兰三年展博物馆和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意大利馆共同揭晓火炬造型 4月14日,冬奥会冠军斯特凡妮娅·贝尔蒙多(左)和残奥会冠军贝贝·维奥在米兰举行的发布活动上展示火炬火炬设计亮点多
2025-04-15 12:54:00
-
-
碳中和周报(第181期)丨农业强国规划出台:加快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两部委发文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实习生 刘宇博 北京报道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1、农业强国规划出台:加快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2025-04-14 18:49:00
-
-
视听|硬核破冰VS温柔苏醒 这是黑龙江的春日浪漫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大兴安岭地区融媒体中心、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嫩江市融媒体中心、富裕县融媒体中心)文案:顾玉曦;视频:张澍 蔡韬 张磊
2025-04-14 08:41:00
-
-
奥黛丽·赫本瑞士故居挂牌出售,要价约1.65亿!她曾在此居住30年,称这是地球最幸福的地方
近日,奥黛丽·赫本位于瑞士的故居“和平居所”挂牌出售,要价约17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65亿元)。这座18世纪的瑞士宅邸拥有12间卧室,赫本曾在此居住30年。其占地约1000平方米,共三层,有21个房间,包括8间浴室。2021年翻修后,历史细节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宅邸周围环绕着1.6万平方米的公
2025-04-13 06:33:00
-
-
东湖快语丨面对极端天气,未雨绸缪的道理颠扑不破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十级狂风呼啸、瓢泼大雨倾盆、豆大冰雹砸落……老天爷变脸比翻书还快。警报已经拉响,各地全力以赴,将防灾之弦绷到最紧。极端天气就是一场大考,考验城市应急管理的智慧与能力。气象部门要精准预报,为防灾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应急部门需统筹协调,确保各方力量迅速响应;交通、农业、城管等部门也应
2025-04-11 16:01:00
热门文章
- Ne Zha and Ao Bing 'team up' for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rap on closing early warning gap
- 红叶李进入盛开期,俯瞰济南西城 “花漾大道”| AI播泉城
- 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 2024年宁夏商标注册12721件
- 辽宁:遥感影像共享节省近5.8亿元财政资金
- “熊孩子”丢湿巾砸中私家车!家长赔偿赔7000元
- 蹊跷借款金额引出假官司
-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 “环保哨兵”何以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 海南今年为10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部分市县已启动摸底工作